武汉代放生网首页

首页 >> 代放生步骤

生日要买什么鱼放生好一点,放生为什么重要呢?

 2024-10-17 11:19  


一、对放生的人说些什么

1、

释迦牟尼佛说身口意三门,意识重要。你意识上学佛容易得到解脱,身、口上做了什么善根,要解脱相对较难。释迦牟尼佛传了外、内、密、极密八万四千不同的法,由于这样的原因,我们嘴里念比不上心里想的功德更大,嘴里念的功德较小,嘴里念和刻石头都是外境上的事,不是内心上的。你要在内心上成就,必须要实修,用打坐来调伏内心。你白天调伏好自己的内心,晚上做的梦就清净;你白天做了不好的事情,内心不清净,晚上做的梦就乱。晚上做的梦是假的,白天经历的一切也和晚上一样都是虚假的。

2、就像给病人扎针一样,必须要打到准确的穴位上,病才能好。同样,学佛最根本的是调伏内心。能在内心上下功夫是最重要的;你没有在内心上下功夫,只是装样子打坐一下,也不如放生。但是你打坐能真正达得到空性,上师认证你完全明心见性、证悟空性了,这时候你可以去山洞打坐,真有这样的居士,心调伏了,身体也会随之调伏,那就可以了。

3、达摩祖师说过特别重要的话:若不识得自心,纵然做多少善业,也是无用。说明内心很重要。但真实来讲,内心也没有什么需要真正成就的。所以,达摩祖师又说无“佛”也无“法”,最后连这个“没有”也没有,这才是真正地调伏了内心的见解。

4、这个意思是什么呢?做寺庙也好,念经也好,其实都没有什么功德,这一切都是虚幻的,所以,要行持真正寂灭、调伏内心的法。相对调伏内心的法而言,身体上做的和嘴上说的,属于外境上的支分调伏,比不上调伏内心的根本调伏重要。“胜义”和“世俗”相比较,“胜义”重要,“世俗”相对不重要。

5、从世俗谛来讲,第一的功德是放生。为什么?直接帮助众生的生命,等于直接帮得了它的内心。为什么?因为众生有佛性,它的生命转了,心也随之改变,佛性是不变的,但是内心可以改变,如同我们晚上做梦的时候胡思乱想,这是无明的状态。去世的时候,你如果有大圆满的见解,这时候安住在大圆满见解中的时间拉长,就能得到解脱;如果你没有大圆满的见解,一刹那就过去了。所以,放生能从内心上帮得了众生。这是第一个原因。第二个原因是,放生具有六度般若。(当代佛教网--放生网)

6、七条鱼代表着吉祥和财运,不管是养鱼还是放生一般都是七条,鱼一般单数最好。

7、其实放一条或者是多条都是可以的,主要是看你在放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态,心诚则灵,不要因为放生而放生,要有一种普度众生的感情。

8、放生即赎取被捕之鱼、鸟等诸禽兽,再放于池沼、山野之中;佛教称行此仪式之法会为放生法会(简称放生会)。供此放生用之水池,称作“放生池”。

9、佛教提倡放生,源于《梵网经》所列四十八种轻戒中第二十——“不行放救戒”,“佛子应以慈心行放生之业,因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子是我母,我生生世世皆由彼受生,故六道众生悉是我父母;若见世人杀畜生时,应方便救护,解其苦难。”

10、买活物放生要怎么买才如法?

二、放生功德怎么回向给自己亲人

1、上回去宜兰放鸭,第二层是铁网子,第二层鸭子很快乐,第一层鸭子已经晕了,有些还流血,是很痛苦。怎么办呀?

2、这些鸡、鸭运送的过程,真的很痛苦,但是我们就……所以有时候我都“很快,来,很快念一念,赶快送去(放生)!”

3、
尽量、尽量就好了,有时候要兼顾能够表法又要照顾他,这两方面。但是无论如何,各位尽量去救,以后我们如果办法会,各位带两只鸭来,好不好?那最好。你早上先去市场买一买再来,你抢救的,你抢救两只、抢救五只,我们这边统统包了,对不对!那个功德最大,因为你如果不去买,他们马上被杀。

4、有一个菩萨就是这样,晚上去买鸡,放到隔天再送来,那也好。只是各位,你那个笼子要特制,做得漂亮一点,里面有水,放在里面,它会很快乐。你不要买那个(笼子间隔)低低的,有些还压着,但是救一只、救两只,都没关系。只要有人去做,有人一大早(去市场)先去买一买,这样最好了。

5、

“放生”典出于大乘佛经,盛行于中国内地,西藏亦然,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。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。所谓“吃它半斤,还它八两”;如果能够既戒杀又放生,当然功德倍增,此等感应灵验的事例。史不绝书。

6、在《杂宝藏经》卷四记载:有一沙弥的师父见他七日之内寿命将终,要沙弥返回俗家,七天之后再来,但没有说明原因。他在返家的路上,看到一处池塘缺口,池水灌入池边的蚁巢,众蚁慌张夺路逃生。但是蚂蚁逃生的速度哪有池塘缺堤那么快速?眼看无数蚂蚁即将淹死,沙弥就用自己的袈裟包上土,把池塘缺口堵住,救活了所有的蚂蚁。过了七天,沙弥在俗家玩得无聊,又回到他师父跟前。师父一见,觉得惊奇,问他这几天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,沙弥以为师父说他犯了戒做了坏事,非常恐惧,答说什么也没做。师父是罗汉,即用天眼观察,知他是做了一件小小的好事,那就是救起被淹的蚂蚁。后来这位沙弥转夭为寿,得以长命终老。

7、放生的根据,最为佛教徒所熟悉的,有两部经。一是《梵网菩萨戒经》,其中提到:“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,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,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。是故六道众生皆我父母,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。一切地水,是我先身,一切火风,是我本体,故常行放生,生生受生。若世人见杀畜牲时,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,常教化讲说菩萨戒,救度众生。”

生日要买什么鱼放生好一点,放生为什么重要呢?

8、另一部《金光明经》卷四《流水长者子品》,也提到有关释迦世尊往昔行菩萨道的一段记载:当时世尊名叫流水长者子,有一天他经过一个很大的池沼,时逢天旱,而且有人为了捕鱼,把上游悬崖处的水源堵塞,使得池中水位急速下降。长者子眼见上万大小鱼类濒临死亡边缘,又无法从其上游决堤引水,于是为了救活鱼群,不得已向当时国王请求派二十只大象,用皮囊盛水运到池中,直到池水满足,并且饲以食料,方才救活这些鱼群。

9、《梵网戒经》是放生的理论依据,《金光明经》则是开设放生池的依据,其他大乘经如《六度集经》卷有赎虌的放生记载,而另外玄奘三藏《大唐西域记》卷也讲到雁塔的故事。如传说在中印度摩揭陀国有一个小乘的寺院,住着若干小乘比丘,他们本来不禁三种净肉;所谓三种净肉,是指不见为己杀、不闻为己杀、不疑为己杀的肉类。有一天,一位比丘没有得到肉,正好有一群雁从天空飞过,他就向雁群祷告说:“今日有僧缺供,大菩萨你应该知道时间了。”雁群应声自动坠地而死。比丘本来不信大乘,不相信雁是菩萨,所以用戏言来调侃大乘,想不到那一群雁就是菩萨显现而来感化他们的。小乘比丘惭愧不已,互相传告:“这是菩萨,何人敢吃?从今以后,应依大乘,不再食三种净肉。”并且建塔营葬雁体。

10、可见,放生是从戒杀而衍生的,也可以说,戒杀的进一步必定是放生。戒杀仅是止恶,是消极的善行,放生救生才是积极的善行;如果仅仅止恶而不行善,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。因此在中国,从北齐萧梁以来,便提倡断肉食、不杀生;且放生的风气也从此渐渐展开,从朝廷以至民间,由僧众而至俗人,都以素食为尚。而历代政府为了表示推行仁政,年有数日也定期禁屠;而从中央以至地方,或者为了祈雨禳灾,也都有放生禁屠之举。如梁武帝就曾下诏禁止屠杀生命以祭祀宗庙;梁代慧集比丘,自燃两臂游历诸州,以乞化所得赎生放生;随天台智

标签:

最近关注
热点内容
推荐内容